產品詳情
原理
歐姆加熱又稱電阻加熱,焦耳加熱或電子加熱。其主要原理是把物料作為電路中的一段導體,利用50~60Hz的低頻交流電源提供電流,在所要加熱的食品內部產生熱量。其電導方式是離子的定向移動,如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的電解質等。當溶液溫度升高時,由于溶液的黏度降低,離子運動速度加快,水溶液中離子水化作用減弱,其導電能力增強。由于大多數食品含有可電離的酸和鹽,當在食品物料的兩端施加電場時,食品物料中通過電流并使其內部產生熱量。當物料不導電時,此方法不適用。對于極低水分、干燥狀態(tài)的食品,這種方法也不適用。
設備圖片
設備流程圖
設備參數
1、電壓:AC 0-100V
2、功率:6kw
3、頻率:50Hz
4、最大處理量:100L
5、最高溫度:130度
應用案例
將經過測定初始菌數和營養(yǎng)成分的原牛奶倒入加熱槽中,接通電源,設置不同的電壓、溫度和時間對牛奶進行歐姆加熱,再測定加熱后牛奶的菌數和營養(yǎng)成分。計算殘留率。
試驗結果得出:殺菌溫度對菌落總數殘留率影響最顯著,殺菌時間次之,電壓影響不大。在殺菌溫度為70℃,殺菌時間為20s時殺菌效果最好。殺菌溫度對大腸桿菌殘留率影響最顯著,電壓次之,殺菌時間最不顯著。殺菌溫度為70℃,電壓為250V 時殺菌效果最好。影響牛奶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殘留率的最優(yōu)條件不一致。
綜合考慮三個因素對牛奶中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的殺菌效果以及對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情況,本試驗采用殺菌溫度為70℃、殺菌時間為10s、電壓為250V作為歐姆加熱最優(yōu)條件。處理前的牛奶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分別為1.8×10cfu/mL和200MPN/100mL, 在最優(yōu)條件下經歐姆殺菌處理后可達到無菌的狀態(tài)。蛋白質和乳糖的平均損失率分別為1.45%和3.73%。
應用場景